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金融系统要认真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精神,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和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勇于开拓创新,为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付出新努力,作出新贡献。 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和实现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如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内还存在高质量和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大量消费外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稳定经济增长,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加强供给侧改革,将创造新需求,释放新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金融业要积极参与,加强支持,有所作为。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快完善差别化信贷支持安排,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政策要求;加快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在积极支持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加快完善工作机制,调动相关各方积极性,确保中央政策要求落实到位。资产管理公司须探索新常态下兼并重组和企业破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资产处置课题,提高处置效率。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化解产能过剩进程。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方面,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其中,为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银行业机构继续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端正银行经营理念,寻求自身经营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对银行收费的监督体系。在化解房地产库存方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将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在此过程中,银行业机构要开拓创新,为进城农民购房和租房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在扩大有效供给方面,金融业要打好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类金融机构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机构如互联网金融机构,都要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 金融业参与和支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新常态下,国内国际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某些潜在的金融风险趋于显性化。为保障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此,我们要对信用违约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金融业参与和支持结构性改革,应当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此前,金融系统已经开始实践,如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机制改革,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筹资投资功能的发挥,为实体经济“输血”。今后,还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改革和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探索建立现代绿色金融体系。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将为我国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增加新的发展动力探索出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子,并由此为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抗风险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金融业积极参与和支持推进结构性改革,不仅将助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而且终将形成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业改革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