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钰林:12.15日晚间白银 原油操作建议及解套方案 行情回顾: 周二(12月15日)亚欧时段国际油价震荡微跌,美原油1月期货目前交投于36.0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1月期货目前交投于37.57美元/桶。供应过剩依然是油价反弹的拦路虎,今年的冬天温度较高导致原油需求不振,市场空头氛围依然较浓,油价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 偏空人气仍然很强,OPEC在12月会议放弃产量上限、以及伊朗解除制裁后出口可能增长的前景进一步加强偏空人气。 基本面: 低油价是结构性供应过剩和季节性价格疲软共同作用的结果。 陆上存储能力接近极限,但OPEC继续增产,因此油价持续下跌。伊朗1月可能重返油市,引发供应过剩加剧的担忧。 天气温暖,取暖油需求减少,预计短期还会有进一步下行压力。 法国巴黎银行的报告称,未来两周,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将出现高于往常的气温,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天气将“特别”暖和。 隔夜布伦特原油一度触及36.33美元/桶,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所见低点36.20美元仅一步之遥,若跌破金融危机期间低点,布油将创下2004年以来新低。 隔夜油价探底反弹更多是因为空头回补,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空头趋势仍未发生改变,即使短线油价会有所反弹,但很难改变进一步下行的趋势。 周三凌晨(12月16日)凌晨将出炉美国API原油库存数据,投资者需要予以留意,前值为下降190万桶,若库存继续下滑,或预示EIA原油库存数据进一步下滑,将稍微缓解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油价或能暂缓下跌;若库存增加,将会对油价形成打压。 技术面: 西商油晚盘操作建议: 阻力位:1690,1730,1770,1800 支撑位:1630,1600,1550,1500 多单:1#1630附近做多,40个点止损,目标上看1650,1670,1690一线,上破继续持有至1730,1780,1800一线; 2#1600附近做多,40个点止损,目标上看1630,1650,1670,1690一线; 空单:1#1690附近做空,40个点止损,目标下看1670,1650,1630一线,下破继续持有至1600一线; 2#1730附近做空,40个点止损,目标下看1700,1690,1670,1630一线;
西商银晚盘操作建议: 阻力位:2860,2900,2920,2950 支撑位:2800,2780,2750,2700 多单:1#2780附近做多,40个点止损,目标上看2800,2820,2840,2860,2880,2900一线; 2#2750附近做多,40个点止损,目标上看2780,2800,2820,2840,2860,2880,2900一线; 空单:1#2850附近做空,40个点止损,目标下看2840,2820,2800,2780一线,继续持有至2750一线; 2#2900附近做空,40个点止损,目标下看2880,2860,2840,2820,2800,2780一线; 关注消息: 20:45 美国 上周ICSC-高盛连锁店销售(较上周)(至1212) 前值-6.3% 20:45 美国 上周ICSC-高盛连锁店销售(年率)(至1212) 前值+1.7% 21:30 美国 11月未季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前值+0.2% 预期+0.5% 市场影响★★ 21:30 美国 11月未季调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 前值+1.9% 预期+2.0% 市场影响★★ 21:30 美国 11月季调后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 前值234.698 21:30 美国 11月季调后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 前值+0.2% 预期+0.2% 市场影响★★ 21:30 美国 11月季调后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 前值+0.2% 预期持平 市场影响★★ 21:30 美国 11月实际收入(月率) 前值+0.2% 市场影响★ 21:30 美国 11月未季调消费者物价指数 前值237.838 预期237.279 21:30 美国 1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物价获得指数 前值-4.55 21:30 美国 1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 前值4.55 21:30 美国 1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新订单指数 前值-11.82 21:30 美国 1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 前值-10.74 预期-5.0 市场影响★ 21:30 美国 12月纽约联储制造业就业指数 前值-7.27 21:55 美国 上周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年率)(至1212) 前值+1.9% 23:00 美国 12月NAHB房价指数 前值62.0 预期63.0 市场影响★★ 解套策略: 近一个月市场一大片套单,对于一意孤行,一再不听老师劝告的朋友,一部分上周已经扫损或者爆仓,一部分现在愈陷越深,无法自拔,砍了舍不得,不砍怕继续回落,锁了又等于自杀。现在到目前这个地步,套单的伙伴肯定就只有选择扛,有更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不管是心态,还是仓位,都会得到改善,如果你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可以单独抖我。 本文作者:姚钰林(高级资深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 |